親愛的爸爸媽媽大家好:
您們知道什麼是鵝口瘡嗎?它是一種嬰兒常見的白色念珠球菌(Candida albicans)感染,即使是健康的正常人,口腔和腸道都可能有念珠菌的存在。鵝口瘡就是指白色念珠菌在口腔黏膜所引起的病灶。以下就為大家簡單介紹此病及其護理。
正常新生兒發生鵝口瘡的原因,99%是出生經產道,接觸媽媽陰道附近的念珠菌,1%是因抵抗力差,如長期使用抗生素、類固醇藥物及後天免疫力低下的嬰幼兒,鵝口瘡就可能出現。患鵝口瘡的嬰幼兒,在舌頭、顎及口腔內側可發現白色凝塊的瘡斑,白屑周圍繞有微赤色的紅暈,須與奶垢區別,鵝口瘡在強力擦拭時可能會出現出血點。若不加以治療,病兆可能擴散至喉部,腸胃道而引起腸炎、肺炎,甚至蔓延全身。若是感染程度較輕微,通常無明顯症狀發生,除非仔細檢查口腔,否則不易發現,臨床上嬰幼兒可能出現躁動不安、胃口不佳,甚至拒絕進食,請各位媽媽注意。
治療健康寶寶的鵝口瘡,因為只是一種暫時性的免疫失調,大都能自行痊癒。但有些寶寶的鵝口瘡,是因為存在著其他誘發因素,像使用抗生素、類固醇等,就必須把誘發因素去除後,才比較容易治癒。常採用抗黴菌藥物Mycostatin(Nystatin)來治療,效果很好。懸浮液的抗黴菌藥物,則將懸浮液滴入口腔兩側。若為粉劑,則以棉花棒或以紗布包手指沾藥物塗抹口腔。通常一天分四次於飯後使用,服藥後三十分鐘內,不要讓嬰兒再進食任何東西。藥物治療至少持續一週以上或白色斑塊消失後至少再服用三天才能根除病兆,通常需醫師建議不再用藥才可停藥,以防反覆發生。
注意事項:
- 出現在舌頭上及兩頰內側之白色凝乳斑的鵝口瘡,易與奶垢混淆, 不可過渡除去口腔內之白色斑塊,以防止出血。
- 餵奶前應以肥皂徹底洗淨雙手。
- 奶嘴、奶瓶徹底清潔之後煮沸20分鐘以上,儘量避免使用安撫奶嘴。
- 哺餵母奶者,應保持哺乳內衣的清潔及乾燥。
- 寶寶的玩具,也應該定時清洗,清潔時,可浸泡攝氏55℃之清水至少十分鐘。
- 不需將嬰兒嚴密隔離 。
- 塗藥時應輕柔,以免寶貝疼痛,影響食慾
(更多資訊請參看:小兒科保健衛教)
誠摯歡迎您對「仁愛網路育嬰房」提出批評或改善的意見,讓我們更加瞭解您的需求,您寶貴的看法將是我們進步的原動力,更希望透過您的推薦,讓更多有此一需要的親友們,也能享有相同的服務。
◎ 「網路育嬰房」瀏覽方式如下,您可以任選一種方式前往:
直接點選下列URL,瀏覽「網路育嬰房」網頁:
URL:http://baby.jah.org.tw
若您想獲知更多相關訊息請至仁愛醫院網站,直接點選下列URL進入瀏覽:
URL:http://www.jah.org.tw
祝您平安健康,瀏覽愉快!!
仁愛醫療財團法人大里仁愛醫院網站小組
※如有瀏覽或其他的問題,請與本院聯絡,本院將儘速為您服務。
服務信箱:babyweb@mail.jah.org.tw
服務電話:04-24819900 分機2444 李先生
-------------------------------------------------
品質•關懷•舒適
仁愛醫療財團法人
大里仁愛醫院
總機:(04)24819900
地址:台中縣大里市東榮路483號
台中仁愛醫院
總機:(04)22255450
地址:台中市柳川東路三段36號 |